中国国际动漫节“金猴奖”,是中国国际动漫节的重要品牌活动,已成为国内最专业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动漫赛事。倡导“高品质、高品格、高品位”的理念,鼓励原创,打造精品;旨在弘扬动漫文化,挖掘产业价值,培育动漫人才,引导和推动中国动漫产业转型升级、科学发展。
史国娟 《生生不息》 288x180cm 2020年
史国娟 《童谣》 69x69cm 2013年
史国娟绘画中的气象有她的笔墨表达方式,尤其是她的语言表现已经形成了她自己的个人特色,这是非常非常宝贵的。从大写意的角度来看,近年来史国娟的画正集中在这一方面而形成她的特色。以中国书法为主导的文人画强调用笔,所谓的笔线在史国娟的画中是一种率性的表达,她解构了传统用笔与书法的关系,在画松树时为了表现苍劲,像黄宾虹渴笔山水的用笔那样,突出了“写”的趣味。通常人们对于女性的写意往往有点偏见,然而,史国娟的用笔非但没有女性常有的孱弱之气,却以笔头大、墨色重表现出了对“写”的理解。
史国娟 《日暮松声》 120x90cm 2018年
史国娟长期在教学第一线从事教学工作。因此,她是双管齐下,一方面创作,一方面教学,这实际上表现为文化传导的两种方式,而彼此的关联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相互促进的各自提高。对于史国娟来说,她又不同于一般的那种双管齐下,却是以多样性显现出她在多方面的修养,其中更为重要的是开拓水墨表现的多种形式。她不拘泥于传统的方式,在跨界的表现中将中国水墨的美学趣味带到了新的领域,使数字化的屏幕时代有了水墨的存在。她所领衔创作的水墨动画片《生生不息》获得了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铜奖,2020年获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金猴奖”金奖。应该说这是她继2007年组建吉林艺术学院动漫学院并出任副院长之后的功德圆满。无疑,水墨能够在数码时代的应用方面有所突破和创建,在新时代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水墨的传承与发展,不仅需要在宣纸上的新的表现,跨媒体的表现和数字化的表达也有着特别的意义。不管是出自传统的搦管的技巧,还是出自于数字化的设计,都让人们看到了一种难得的责任和担当,这就是弘扬当代的水墨精神,以及重构新时代水墨在现代化发展中的框架,从而于多样性的表现中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得到应有的弘扬。
陈履生
深圳美术馆艺术总监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
史国娟,1984 年毕业于吉林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吉林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动漫艺委会委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第九届中国国际动漫节金猴奖终审评委,第30届中国电视金鹰奖评委,第二届全国动漫美术作品展评审委员。
2019年主创水墨动画片《生生不息》获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奖铜奖。2020 年获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动漫节“金猴奖”金奖。2021年获第十三届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
2017年在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举办“澄怀味象—史国娟中国画小品展”,2020年在深圳美术馆举办“生生不息—史国娟水墨作品展”,2021年在吉林艺术学院举办“薪火相传—史国娟 王钢 王强师生作品展”,2021年常州西太湖美术馆举办“生生不息—史国娟水墨作品展”。
出版物:《史国娟生活速写》、《生生不息—史国娟中国画作品集》、《21 世纪中国美术家—史国娟》、《澄怀味象—史国娟中国画小品集》等专著。
史国娟《生生不息》 97x180cm 2018年
史国娟 《琼花一夜满空山》 69x139cm 2019年
史国娟 《雾》 20x46cm 2017年
史国娟 《放歌1》 52x89cm 2020年
史国娟 《冬日》 69x69cm 2020年
史国娟 《双栖图》 69x69cm 2020年
史国娟 《万株松林间》 136x69cm 2016年
史国娟 《瑞雪》 69x69cm 2019年
史国娟 《寻觅》69x69cm 2020年
- END -
欢迎识别以下二维码进入协会专属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