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资讯详情

20天极限爆肝!快手超强剪纸动画《决战东京奥力给》回顾中国奥运征程!

发布时间:2022-03-09 浏览数:0

杭州动漫游戏协会会员单位蒸汽工场在奥运期间爆肝20天创作完成剪纸动画《决战东京奥力给》,大家一起回顾中国队赛时的精彩!



看似简短迅猛的片子背后,其实攻克了好多技术难点,还有好多小巧思汇入其中,来看看它背后的制作花絮~



将平面剪纸用立体运动镜头重新解构呈现

 从未有过的极限操作

 全世界连样片都找不到的剪纸定格动画

爆肝20天

使用45种纸

制作了600件物料素材 

21组人物动作

480帧手绘稿

150次纵深推进和旋转环绕

取出最好的14个镜头

拍摄3500张照片

2214次物体移动


构成了这部《决战东京奥力给》的精彩剪纸动画。


蒸汽工场在快手We工作室的创意脚本基础上,一同创作了这部《决战东京奥力给》的精彩剪纸动画。


在前期进行美术设计的时候,在片子的整体呈现上,有考虑到关于日本元素的取舍。


毕竟这次是在东京举行奥运会,日本元素必是会铺大底,但主要还是想以突出中国的运动员为主,因此在初版设定的基础上,删减了很多琐碎的日本元素,包括鲤鱼旗,排球网上的东京奥运会标志标语。

初版和终版的局部对比


但是在整体美术风格上还是保有日本传统浮世绘的腔调。场景整体的配色,当中山、树、海浪的画法,都可窥见浮世绘的影子。

 

左右滑动查看绝美渐变

浮世绘参考


同时,为了保持短片的整体连贯性,在场景设计上也很注重元素和色彩的承接,让伪一镜到底的镜头更加顺畅不出现跳跃感,大概也就是吃了八百条德芙才会有的丝滑感吧。


整个长条主场景中藏有一条设计小巧思:这里体现了从西到东的地理位置变化。整个长卷轴的背景元素中,最先出现的是福冈的卧佛,而后是大阪的太阳之塔、京都的红叶、富士山、镰仓江之电、东京塔,最终抵达东京奥运会场,暗藏的是一条日本地图中从西到东的地理线索,也隐含从西到东,中国选手冲入东京奥运赛场的寓意




在人物设计上,致敬了本次参赛的奥运选手,还原了他们的真实的样貌神韵。


帝国的破坏龙、六边形战士:马龙


扣球小能手、场上场下反差萌大可爱:张常宁


历久弥坚的跳水老将:施廷懋


我预判了你的预判:陈雨菲


亚洲飞人、短跑的神:苏炳添


中期制作方面,精挑细选了各种不同种类的纸,选用的纸张种类多达45种




因为每种纸的粗糙程度、纹理、着色效果、透光程度不同,在动画里都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比如鱼鳞纸的纹理更像肌肤肌理,所以人物角色基本都用的是这种材质纸张。岩纹纸的纹理较粗糙,更适合用来制作山川背景。




开头乒乓球冲破四道门这一段,不同的门就采用了不同的纸张制作,比如和棉纸、洒金纸、星空纸等,通过这些纸张的原始纹理营造出不同门之间丰富的变换。




使用的纸有染色的和非染色的,因为现有的材料中无法找到兼具还原美术设计中的颜色和纹理质感的纸,加上有些渐变的感觉只能靠手工营造,所以场景中很多地方的景物用的纸都是纯手工染色制作而成。




蒸汽工场探索了很多新的方法试图让片子更丰富有质感。


区别于传统的剪纸动画,我们通过分层、叠层的形式,把场景和物体的纵深立体感体现出来。片中出现的物体都不仅仅是简单的一层纸片,而是多层纸片的叠加,从侧面看就具有一定的厚度效果。




根据不同的飞行道具需要的表现力决定最后的表现方式,比如足球排球就直接用平面表现,羽毛球用立体的形式表现。从形体上就能看出体量感,也更能看出它的立体飞行轨迹。



与实际羽毛球的大小对比

一些整活


脑内已经开始播放:你的眼睛像星星亮晶晶一眼就坠入陷阱


比如子弹是先拿纸卷成了一根实心的棍子再削成子弹的形状,类似于削铅笔那样,所以最后拍出来表面的纹路转动能看出微妙的飞速旋转的效果。



为了丰富剪纸的表现形式,借鉴了很多二维动画的技巧,比如球周围的气旋变换、球被击打时的受力变形等。



景物也根据剪纸风格做过透视变形,尽量在保持剪纸的风格下做出立体感层次感,但是又不做得过分像造景模型。



拍摄方面,采用数控轨道拍摄,预先设置好相机拍摄路径,拍一张,停一下,摆好位置预演后再接着拍。一秒的画面,需要拍摄25张定格照片,移动物体24次,这也意味着短片中一个四五秒的镜头,需要走走停停拍摄一百多次。


这次在拍摄中引入双机位的拍法:即构图的相机与运动的相机分开,在此之间,传统的拍摄方法都是以镜头带角色的单机位。



在拍摄手法上,也构思了很久,有些最终实现了,有些因为多种原因舍弃了。


比如短片开头白纸上出现的球最开始设定的是红色,由中国国旗展开的平面收缩而成,然后下降、弹起来掉到马龙手上,成为乒乓球,暗喻中国队来到了日本东京。


刚开始马龙打乒乓的画面用二维动画来表现是因为,二维镜头表现的角度能更夸张丰富,它的特质能让开头更燃。也想为后续出现的剪纸动画做铺垫,让短片看起来更有递进感,开始也是打破次元的意思,穿越各种门进入剪纸世界,给人变化新鲜感。



为了迎合最开始设计的“一镜到底”的形式,想了很多衔接转场的方法。


包括项目与项目之间怎么巧妙地衔接,在背景画面里需要融入一些什么样的元素才能让大家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我国运动员在日本的土地上拼搏,为国争光的感觉等等。


片中除了可以看到各种大家耳熟能详的标志之外,还借用了木质推拉门、和扇等日本电影或者动画中经常出现的元素做场景搭建展示。


为了呈现出震撼的效果,力求每个转场都设计得让人感到出其不意。比如短片中的排球暴扣之后,变成从羽毛球运动员的瞳孔里转场,而羽毛球对决的一个杀球后,又变成从射击运动员的枪口里转场。这些角度的变换,在二维动画里好像很简单,但是做成剪纸动画就非常有难度。





大家看到的镜头跟着球在动,在击打方向上都有做设计。


为了让观众看清楚中国的运动员,他们的出场镜头特地降速、停留。将日本的场景一带而过,不做深究,在镜头节奏上有所把控,两个相结合降低了纯日本片的氛围感。



水面那一片,为了让水面边缘不那么明显专门做了一个容器盛水,实拍完成。大家可以猜猜是什么形状的容器。



传统定格表现水会通过左右上下交错移动,但是这样表现不出运动员向前游的感觉,于是这次的海浪运用了翻的表现,把海浪像书页一样,往前翻页,营造运动员在海浪中奋勇拼搏的精神。



运动员潜入水里这部分,最开始是想用开头的那种一层一层的剪纸来表现,但是又觉得总是用这个方法过于频繁没有新意,于是想了个方法,把纸卷成了一个通道,做了三层镂空的卷纸,层和层之间做了微妙的打光,来表现水中气泡的流动般的梦幻。




包括这一块特殊的足球场地,想要一些拼搏运动感,我们试过波浪形、螺旋形等很多形状,但是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穿帮,最后才定了卷筒型。




对啦,片中所有特效也都是实拍的,融入了整个主题,更添一份有趣的动感。




除此之外,片中还藏有很多个动漫游戏小彩蛋不知道大家看出来了没?


毕竟作为老二次元的导演怎么会放过这个大(夹)展(带)身(私)手(货)的机会呢~





《排球少年》





《只狼》





《银魂》





《宠物小精灵》





《鬼灭之刃》





《火影忍者》





《灌篮高手》





《海贼王》


还有几个最后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用上的点,只能下次一定了。





最开始这一块想做《咒术回战》的鸟居





原本的设计是摆出经典姿势致敬《美少女战士》水冰月





开头艺伎那儿想做jojo立


总之,轰轰烈烈的东京奥运会就这样结束啦,


但是中国人拼搏奋斗的精神永不会结束。


这一次的剪纸动画不论是从操作程度还是创新程度上来说,


真的耗费了极大的心力,也倾注了极多的爱意。


奥运精神在普罗大众身上的呈现不正是那种超越自我永不言败的热血拼搏精神吗。


正在实践它的路上狂奔,希望各位也能受到这份精神的感染,在自己的领域有所突破~


最后想对所有运动员说:


- END -




欢迎识别以下二维码进入协会专属小程序





留言咨询

提交

信息提交后,将有专人联系您!